
最近很火的節目,要數《朗讀者》。除了自帶光芒的主持人董卿身上散發的文化氣息,節目的播出為滿滿都是綜藝娛樂秀的電視界輸出了一股文化清流。有觀眾評論說“這檔節目,喚醒人們讀詩的熱情”。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重要的一個節氣,白天黑夜就此平分,大地正式進入春天的節奏。關于春天,古往今來有很多美好的詩。今天,讓我們靜靜的朗讀這些詩,感受春天的美好。
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賞析】創作此詩時,詩人已在程度草堂定居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
2、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賞析】這是一首哲理詩,詩中的“泗水”暗喻孔門,“尋芳”暗喻求圣人之道,“東風”暗喻教化,不露說理的痕跡。
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賞析】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同時也蘊含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欲望。
4、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賞析】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詩中洋溢著逢早春的欣喜之情。《詠柳》是詠物詩的典范之作。
5、天凈沙·春
【元】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賞析】運用繪畫技法,從不同空間層次描寫春天的景物,首句描繪的是遠景、次句是近景,第三句是中景,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躍然紙上。
6、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賞析】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
7、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賞析】詩人用他饒有風味、虛實相間的筆墨,將惠崇所畫的《春江曉景》所描繪的春色展現得那樣令人神往。
8、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賞析】《村居》描寫出了一幅春天孩子們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風箏的圖畫,是一幅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農村生活圖畫
9、游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賞析】新生事物一定會沖破重重困難,脫穎而出,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讀者將詩的最后兩句賦予生活的哲理,詩也因此獲得了新的生命,流傳不絕。
10、絕句
【唐】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賞析】清人陶虞開稱杜甫筆法高妙,能“以詩為畫”,此詩可為印證。
11、新雷
【清】張維屏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賞析】“造物無言卻有情”,作為造物者的天,本來并不具有人類的情感和思維,詩人借助移情手法,賦予自然界人的情感活動和思維能力。
12、春夜
【宋】王安石
金爐香燼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賞析】詩人面對良宵春色,剪剪輕風,金爐香盡,月移花影,一派風光,激起了思想上難以自制的波瀾,為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撥得不能成眠。
13、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賞析】這是一首描寫思婦心緒的詩,開頭兩句以相隔遙遠的燕秦春天景物起興,寫獨處秦地的思婦觸景生情,終日思念遠在燕地衛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歸來。
14、春日偶成
【宋】程顥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賞析】這是一首即景詩,描寫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寫理趣的詩,作者用樸素的手法把柔和明麗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樂的心情融為一體。
15、春興
【唐】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賞析】春天是萬象更新,景色動人的季節,極易牽動人們最微妙、最深沉的感情,此刻,詩人被春光喚起的,是人生至死不渝的鄉情。
(圖片是南風古灶實景拍攝,經過美化而成。從一張張如夢如幻的照片中,可以感受到春光燦爛,春意盎然。南風古灶位于著名的南國陶都佛山石灣,被稱為陶瓷活化石的南風古灶和高灶,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未斷,世界罕見,已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南風古灶是佛山陶瓷發源地,是中國陶瓷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見證。
2016年7月,南風古灶經營權歸屬廣東宏宇集團有限公司。此后,陶瓷一線品牌宏宇集團就致力于南風古灶旅游資源和陶瓷文化的融合發展,擔當起傳承和發揚光大南風古灶所代表的佛山石灣陶瓷的歷史使命。)